跳到主要内容
孟献贵

孟献贵

老孟和他的民商法之路

我,出生在天津渤海湾旁一个农村家庭。爸爸敦厚老实,妈妈积极上进,他们虽是不识字的农民,却用最朴实的方式教会我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上学读书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但父母无论多么艰难,都坚持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学。

走在从小成长的这片热土上,童年的种种往事不禁浮现在眼前。

那一条条熟悉的街道、一间间难忘的农舍、一棵棵刻着名字的老树都记录着我和儿时玩伴的点点滴滴。泥土、弹弓、玻璃球、水枪、冰车就是我的玩具,拍洋片儿、砸大宝、掏鸟蛋、钓鱼、爬树、打架一件都没少干,小学六年从不知学习为何物。

要不是那两次难忘的经历,也不知要到何时我才会幡然醒悟。

那时的我,早已习惯了早晨先干两小时的农活再去上学。在每一个夏日,天还未亮就会被爸妈叫起,去给十亩玉米地犁地。我在前面拉,妈妈在中间扶,爸爸在后面推。露水将我的身体打湿,蜘蛛网一张张扑面而来,玉米叶子像小刀一样割着我的肉,肩膀也因日复一日的犁地被麻绳勒出了血……终于有一天,那种持续的苦痛让我积压的情绪喷薄而出,流着眼泪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这个村子,让父母不再种地。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年刚刚入冬,我和三个小伙伴一起去海边划船。没过多久,船开始漏水,西北风向让船渐渐远离陆地,死亡的恐惧笼罩着我们。我们被吓得哭得撕心裂肺,大声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什么感觉,我感受到了。就在船不断下沉时,不知是不是从天而降,一位老伯划着一艘破旧的小船从远处而来(我真的不记得他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得救啦!濒临过死亡,才意识到生命诚可贵,如此珍贵的生命,又怎能以玩乐虚度?!

“虽然笨,但勤奋”,是初中时每个老师对我的印象。我从初一开始努力读书,奈何天资思钝,加之小学六年几乎零基础,故而其他同学一遍能懂的知识,我至少要三五遍。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于是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苦学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再换个老师问问题。努力从来不会白费,初中三年,年级第二永远是我。

三年的努力让我考入了全区最好的高中,又是三年日日夜夜的努力,让我来到北京上大学。自2006年开始学习法律以来,“法律”二字慢慢地成为了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越是深入的学习,越能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是肤浅的。大学时的那种“年少轻狂”已一去不复返。

法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立”“改”“废”“释”。选择了法学就选择了终生学习。法考,仅仅是你法律人生道路的起点而非终点。

考试(无论是法考还是法硕)结束后,很多人都会吐槽说:“我学了个寂寞”。其实不然。法学水平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每一个所谓“成功人”的背后都有着常人所不知的艰辛。你看到的仅仅是人家成功的一面,光鲜亮丽的一面,而从不知其背后日日夜夜的苦或你受不了别人的那种苦。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法学的学习,绝不是“水中月”“镜中花”,更不是什么寂寞。在我看来,它培养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包括为人处世、自学能力、对待生活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调节心态的能力等。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北京,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地方。这里最不缺少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人才。

教师,一个会影响很多人的职业。大学期间,我们学校的授课方式大多为主题讨论式。上课前必须自行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章,在课堂上老师会培养我们怀疑一切的能力(这应该是每一个法科生的必修课)。这种授课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大学期间要全面学习14门核心课程,每门课程都有着大量晦涩的专业术语。起初我是真的看不懂教材,直到在我一如既往晨读的某一天早晨,遇见了一位老教授,他告诉我,法条是打开法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可以先读读法条。于是,大一下学期开始,我每天早上对着天树读法条,晚上睡前拿着本子抄法条。熟悉了法条后再去阅读法学教材,就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醍醐灌顶势如破竹。在兴趣的指引下,我从大二开始主修民商法,每天徜徉在图书馆的一本本民商法书海中,佟柔、王家福、江平、王利明、梁慧星、王泽鉴、萨维尼、耶林这些名字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民商法学讲究体系,体系化是其灵魂。在不断的积累中,我试图用自已的方式去体会其体系美。十几年来的民商法学习,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有原则就有例外,有常态就有变态。就如人生,谁又知道这个世界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要我一直在努力,一切梦想都会实现。

法考培训15年来,我一直带着“小学生”的心态战战兢兢地写书、授课,生怕自己水平有限,误人子弟。不管来自何方的质疑、批评、意见和建议,都只会推动着我不断前行。我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会尽力让更多人满意。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原理,法学本身亦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我不是什么真理的代言人,我只是一个每天都在不断努力的普通人。

自2018年法考时代到来后,司法部不再公布试题和答案解析。这一国家级考试逐渐变得“神秘莫测”,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秘密性”考试?

考场上,考生感觉自己是在“填彩票”。走出考场,没有一个考生认为自己能过法考。为何呢?因为没有一道题目自己是有把握的。等成绩的每一天都可以用“惶惶不可终日”6个字来形容。各种“玄学”都来啦。更有甚者,居然去“算命”?经过一个星期(客观题轮)、一个月(主观题)的漫长等待。貌似,全世界的人都过了法考,就只有你没过。

过了的考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反正,我过了”。没过的考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过,到底哪个题目答错了?为什么答错了?到底哪个学科没答好?明年备考该如何调整复习方法?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在网络上,你可能已经看过了很多所谓的“经验贴”。标题越是“劲爆”越是能吸引眼球。什么“在职宝妈2个月过法考?”“0基础非法学小白百日通关?”“非法本0基础在职一战俩娃宝妈是如何三个月轻松过法考的?”“一个大龄女青年的法考通关之路:每天仅需2小时?”等,再附上两张成绩单:客观题180、主观题108。那就更具有说服力啦。为何?答曰:事实胜于雄辩。实际上,谁知道那两张成绩单是哪里下载的?是谁的?如何P图成功的?就算是伪造的,又能如何?

当然,确实不乏百里挑一的“幸运儿”。但是,你不能有投机心态,觉得你也能是那个“幸运儿”,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定会砸在你身上。

我本人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就是:成功的路上从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做一件事情,哪怕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只要你还在坚持。总有一天,你一定会胜利!!!

法考,不过是你成为真正法律人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

法考,一个磨练你心智的过程,等你通过了法考,回首往事,不过是和朋友闲谈的谈资而已。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你会遇到无数的困难,特别是心态调整问题。焦虑、悲观、无奈、无助、因为理解不了或记不住知识做不对题而陷入无数次自我否定,各种消极心态昼夜困扰着你。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你可能是因为学了法律而法考、你可能是为了一份工作而法考、你可能是为了生存或改善生活而法考、你可能是为了职位晋升而法考、你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法考、你可能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法考、你可能是为了陪伴自己心爱的人而法考……不管怎样,是因为你想进步,所以,你选择了法考。

夜深人静之时,你可能因为一首歌而泣不成声;你可能因为想到了某个人眼泪止不住的流;你可能因为看到了某个物件而放声大哭。哭了就好、哭了就好、哭了就好。哭完潇洒而过,哭完继续看书,哭完继续听课,哭完继续做题。

量变产生质变,这是肯定的。只要你功夫下到了,你就一定能成功!!!

每天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是每一个备战法考生的日常!!!

每天早上天还未亮,你就拿着一本讲义对着大树:哇哇哇哇的背诵着知识!!!

每天晚上,你做梦的时候,都是什么表见代理、诉讼时效、犯罪中止、行政处罚、破产清算等等等!!

总之,法考之路,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而言,必然是艰辛的!!!

每天早上起床,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声的喊:XXX,法考必过!!!

后记

法考培训15年来,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工作!!!

法考培训15年来,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

法考培训15年来,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堂普通的授课!!!

法考培训15年来,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本教材,每一本真题,每一本法条,每一本讲义。他们就像我的孩子,我深深地爱着他们!!!

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有不屑、有鄙视、有怀疑、甚至有谩骂,但我坚信我一定能成功!!!

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留下莫名的眼泪!!!

第二天,擦干眼泪,继续前行,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爱我的每一个学生!!!

愿你我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

人生不是一场竞赛,是一次漫长而又短暂的旅程。无论法考之路如何艰辛,老孟陪着你一起走。只要你信任我、跟着我、听我的、我一定带你过法考,让你实现自己的法律人之梦。

感恩支持,祝事事顺遂!!!

请牢记:不攀比、看自己、多做题、不怀疑,你法考必过!!!

孟献贵 2024年9月 于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