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正当防卫 - 2025 刑法主客观一体-专题精讲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其成立需满足起因、时间、意思、对象和限度五大条件。防卫行为需针对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且必须在侵害正在进行时进行。防卫者无需特定防卫意图,但对象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防卫手段需具有必要性和相当性,过度防卫则可能构成防 卫过当。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卫行为造成伤亡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其成立需满足起因、时间、意思、对象和限度五大条件。防卫行为需针对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且必须在侵害正在进行时进行。防卫者无需特定防卫意图,但对象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防卫手段需具有必要性和相当性,过度防卫则可能构成防 卫过当。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防卫行为造成伤亡不负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体系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阶层。客观阶层关注行为主体、危险行为、结果及因果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正当防卫等违法阻却事由。主观阶层则涉及犯罪故意、过失等主观要件,以及责任年龄、能力等责任阻却事由。审查犯罪时,应先从客观要件入手,判断行为是否构成危害,再考虑主观要件。例如,甲误将树桩当人开枪,因未实际威胁他人生命,按客观主义原则,应判定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