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2 篇文档带有标签「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查看所有标签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知识 - 2024行政法精讲

行政法主要研究公共行政,即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活动。行政活动具有公共性目的、恒定的主体(官与民)、执行性、规范性和能动性。行政权是行政法的核心,包括行政立法、决策、命令等多种形式,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优益性。行政法律关系分为内部和外部,涉及行政主体、相对人和相关人。行政法的法律渊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 2024行政法精讲

行政主体是指能够以自己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的非政府组织。其资格包括享有行政权、具备独立法律人格和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行政主体的“权”“名”“责”通常合一,但在特定情况下(如下级机关需上级批准时)会出现权名分离,此时行政复议以职权为标准,行政诉讼则以名义为标准。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主体、行为主体及被授权组织存在区别。行政机关是主要的行政主体,但只有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才具备这一身份。行政法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及其他受行政法调整的组织和个人。行为主体则是代表行政主体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其法律后果由行政主体承担。被授权组织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法律地位。综上所述,理解行政主体的资格与功能对于行政法实践至关重要。